?
——2021年3月4日在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
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黃德業
各位代表:
我受縣人民政府的委托,向大會報告我縣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計劃(草案)的報告,請予審議,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寶貴意見。
一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
2020年是我縣全面完成“十三五”規劃的收官之年,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,在縣人大、縣政協的監督與支持下,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,緊緊圍繞省委、市委決策部署,團結帶領全縣黨員干部群眾實施“六大攻堅”行動,在大戰大考中堅定信心,保持定力,扎實做好“六穩”工作,全面落實“六保”任務,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,多彩多藝新銅鼓建設贏得新進展。2020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6.9億元,同比增長2.2%;完成財政總收入7.9億元,同比增長4.7%,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.7億元;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%;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1.41億元,同比增長2.0%;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9326元和11972元,分別增長4.9%和7.9%。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(一)農業經濟蓬勃發展
2020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為7.67千公頃,糧食產量4.63萬噸。有機農業成效顯著。2020年已完成基地有機認證(含有機轉換)面積60萬畝,認證品種51個。全面啟動2萬畝高標準農田,新建特色農業示范基地14個。我縣有機農產品品牌效益凸顯,深得市場的廣泛贊譽,成功向國家認監委申報“國家有機農產品創建示范縣”。“銅鼓寧紅茶”和“銅鼓黃精”獲國家地理保護標志登記,我縣被全國茶葉流通協會評為全國茶葉百強縣。農業結構逐步優化。2020年完成中藥材產業工程項目種植面積2800畝,累計完成2.5萬畝。已落實富硒茶葉、富硒中藥材等富硒基地1.4萬畝,完成茶產業工程項目中新增標準生態茶園種植面積334畝、標準茶園改造面積667畝。全面實施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。2020年推廣高效水溶肥無人機噴施面積達1.7萬畝。全縣化肥用量較上年減少15%以上,有機肥應用比例達到20%,全縣有機水稻、有機茶葉等有機農產品種植面積達到10.5萬畝。肥料深施推廣面積已達1.5萬畝;水肥一體化0.3萬畝。農機動力增長3.28%,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75.4%。創新型農業和智慧農業蓬勃發展。2020年全面完成高素質農民培訓250人,爭取中央資金65萬元。深入開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,爭取中央資金50萬元。進一步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,永寧鎮坪田村評為全國秀美鄉村示范村,盧家山莊評為省為四星級農家樂。全年開展產業技能培訓2000人次以上。
(二)新型工業穩步增長
2020年,我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3.89億元,同比增長3.8%;主營業務收入33.7億元,增幅7.0%;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8%。產業升級成效初顯。圍繞“生態+大健康”,依托我縣獨特的資源、生態等優勢抓好生物醫藥、竹精深加工、綠色食品三大產業發展。啟動了茶產業園、竹產業園規劃建設,完成了電子信息產業園一期建設。1個產業集群被省工信委批準為“省級竹產業加工基地”。新增培育“專精特新”企業4個(吉星木業、駿智機電、華輝實業、正宏復合材料);“小巨人”企業4家(二源化工、湘鴻化工、永寧科技、騰達竹木業);“單項冠軍”企業2家(永寧科技、二源化工)。項目招引效果顯著。全面打響“產業招商升級戰”,在談項目51個,新簽約項目30個,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4個,簽約資金24.35億元。投資5億元的冷鏈物流項目、投資1.5億元的觸顯項目和投資6億元的茶文化產業園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全力實施。省工業重大在庫項目共23個,總投資26億元。2020年舟濟西餐具、春水秋山茶產業等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5個,乾洋食品等竣工項目8個,均已試產或投產。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攀升。R&D活動企業占比52.6%,規上工業企業R&D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2.58%,全市排名第1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家,總數已達19家,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47.5%;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;申報瞪羚企業1家;申報“國家科技人才計劃”“科技創新創業人才”項目1項;省級重點新產品計劃7項;申報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1項;技術合同交易額9000萬元;省級科技成果登記3項;組建市級農業科技創新聯盟2個。綜合科技創新能力在全省排名43位,排在宜春市第4位。園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。啟動建設高新技術成果孵化園一期約10萬平米廠房。推進茶文化產業園建設,確保2021年4月份前完成5萬平米廠房建設。在已建設完成日處理2000噸生活污水的污水處理廠基礎上,投資1700萬元完成了省市環保督察的經濟新區污水處理廠改造提升項目,工業污水處理能力達5000噸/日;投資約350萬元拉通了竹產業園區內多年未修通道路,徹底打通了園區物流運輸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(三)第三產業快速推進
逆勢提振旅游產業。全力推進湯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,入選“中國度假休閑旅游發展示范案例”,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,入選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。積極對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(江西段)規劃編制,加大紅色資源傳承保護利用力度,加快修繕武曲宮、奎光書院等革命舊址。秋收起義慶祝館被評為“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”,成功舉辦全域旅游湖南長沙專場推介會、“縱橫江湖、激情銅鼓”全國越野大賽、2020世界旅游小姐全國集結儀式暨銅鼓文化旅游推介會、中國漢服節等系列大型活動,2020年全縣接待游客846.6萬人次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1.1億元。大力促進消費升級。在溫泉花橋原教育園區建設客家美食夜宵城。指導商超舉辦“五一”“十一”促銷活動,期間各大商超舉辦促銷活動,總營業額約為750萬元。出臺促進消費升級政策方案,發放銅鼓縣電子消費券200萬元。舉辦3次直播活動,帶動消費共計120萬元。舉行“宜春市首屆周邊縣級協會贛菜交流會”、組織企業參加全省第三屆贛菜美食節暨第二屆米粉節,取得良好宣傳營銷效果。
(四)城鄉建設步伐加快
城鄉環境顯著改善,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增強。農村環境美如畫。成功創建全省美麗宜居示范縣,坪田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,大塅鎮公益村獲評全國文明村。共投入省市縣三級財政資金2580萬元完成了86個省建點的村莊整治建設,完成10個示范村莊和100個庭院示范戶創建工作。新增農村戶廁改造493戶,衛生廁普及率達到92.26%。投入建設資金1578萬元,完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8處、配套管網29.2公里,服務人口達2.89萬人。全縣所有村組公路實現了100%硬化或黑化。實施危房改造,實現農村危舊房清零。城區面貌換新顏。全年投入資金6億元,實施棚改2211套,面積達43萬平方米,啟動了火柴廠、駱家坑、溫泉等六個安置小區建設。投入資金7000萬元,完成了干鮮果市場、西湖小區、林業小區等7個老舊小區改造。政府投資185萬采購1300余個花箱沿路放置在定江路南、北向,采購60余萬元時令鮮花分三批次栽種在5000余平米的公共綠地上美化環境。對迎賓大道、城南西路、懷遠路和西湖廣場等地段栽種石竹、三色堇、孔雀草、雞冠花、一串紅、西洋鵑、龍船花等花卉共63萬余株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。江頭至縣城、溫泉至棋坪、金雞橋至大塅等9個路網工程順利完工,有效推進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。新建停車場7處,新增停車位619個,新增公交站點56個。完成黃溪路、家學巷兩條背街小巷改造工作。新建和改建城區居民區雨污分流污水管網35公里,新增城區公廁5座。在定江路兩側人行道安裝放置花崗巖球形隔離石墩220個、各學校出入口設置交通隔離防護欄1000米。對城區兩個農貿交易市場進行整治規范。對城區道路交道標示線和交通道路機動車、人行道非機動車輛停車線進行規范、修復。
(五)跑項爭資成效明顯
爭項爭資取得新成效。全年爭取財政無償資金14.9億元,同比增長20%;策劃包裝項目66個,爭取中央、省級預算資金9513萬元,同比增長20.2%;爭取政府專項債券4.96億元,同比增長11.1%。扎實推進生態補償項目建設,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方案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評審中獲全國第8的好成績,我縣首推的跨地市的補償方式,推動流域補償全覆蓋的做法,被各級媒體廣泛推介報道。共謀劃生態綜合補償項目15個,積極爭取將我縣列入國家生態綜合補償專項支持。結合擴投資、補短板,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謀劃儲備重大項目37個。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。深入開展“項目建設提速年”行動,集中開(竣)工項目27個,總投資56億元。目前,多個項目正加快推進,宜春銅鼓溫泉220千伏輸變電工程、乾洋食品公司植脂末生產項目、江西天怡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萬平方米鋁模項目等項目已竣工投產;S221帶溪至找橋段二級公路改建工程、G354銅鼓江頭至縣城段公路改建工程、銅鼓縣世貿廣場建設項目等項目即將竣工。銅鼓站貨運場已順利開工,預計2021年6月20日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(六)生態文明卓有成效
生態文明成果共建共享。2020年我縣榮獲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稱號,被中國林學會認定為“中國黃精之鄉”,榮獲“全國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60強縣”稱號,大塅鎮獲得國家衛生城鎮,大塅鎮公益村、三都鎮東滸村、排埠鎮華聯村、棋坪鎮棋坪村、棋坪鎮游源村獲得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。三都村、爐灣村、幽居村獲評首批“江西省森林鄉村”稱號。上泗坊紅豆杉森林康養基地獲得江西省省級森林康養基地,茶山紅豆杉博物館獲江西省生態文明示范基地稱號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.9%,居全市首位。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%;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%。地表水水質綜合指數位列全省第一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績顯著。多個典型案例在國家、省、市不同媒體進行報導,其中《環境資源司法,銅鼓創新了幾種思路?》在國家《中國生態文明》發表,《江西銅鼓致力打造美麗經濟示范縣》在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發展網發表。湯里生態文明示范基地創建典型經驗被省發改委《江西省生態文明改革100條》收錄,《“咬定”生態不放松,守住竹林“換”發展》《保護生態環境,建設美麗湯里》《做好“三大”文章,推動綠色發展》在《江西生態文明》發表,《非國有森林贖買,讓綠色產業“活”起來》《銅鼓大力發展有機中藥材產業》在江西新聞客戶端發表,《從“靠山吃山”到“護山看山”的蛻變——銅鼓縣茶山林場轉型發展》《銅鼓生態文明宣傳進校園、進社區、進鄉村》在江西新聞網宜春頻道發表。
(七)民生事業不斷進步
十三項民生支出完成16.4億元,增長7.2%,26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。就業渠道不斷拓寬,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808人;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68人。開展網絡招聘會40場、鄉鎮村現場招聘會13場,解決用工800余人。與藍思科技、比亞迪、娃哈哈等30余家知名企業和機構簽訂勞務輸出、勞務派遣協議,今年以來省外轉移勞動力1100余人,勞務派遣近400人。開發公益性崗位504人,扶貧專崗1004個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156萬元,落實穩崗返還補貼政策289.15萬元。養老服務建設逐步提升,將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21萬元用于懷遠社區和城北社區加強養老服務建設。新增城鎮社區居家養老中心3家。三都鎮中心敬老院、溫泉敬老院、棋坪鎮敬老院穩步推進。完成“黨建+樂齡中心(幸福食堂)”12個建設項目。按照《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操作手冊》要求,全縣各養老服務機構提升達到90%以上。組織年滿60周歲的低保戶、特困人員、優撫對象免費參加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,目前全縣參加老年傷害保險8909人。醫療事業蓬勃發展,縣人民醫院10000平米醫技大樓已正式投入使用;縣人民醫標準化的發熱門診于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;縣人民醫院標準PCR實驗室于10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。縣婦保院綜合大樓建設已經竣工,兒童部大樓主體工程建設已完成;縣中醫院異地新建項目正在實施中,將逐步建成一所可治病、可防病、可休養的中醫特色化的醫養結合型醫院。我縣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被民政部、國家發改委評為全國優秀案例。教育事業均衡發展,城東擴建銅鼓三小,城南擴建銅鼓二中,城西建設四幼、四小,城北擴建銅鼓一小,城中擴建銅鼓二小和銅鼓中學;排埠九年一貫制學校、銅鼓三中、大塅中學綜合樓已投入使用,港口中心學校和三都中學的教師周轉房即將交付使用,棋坪中學學生宿舍建設項目正在進行裝修工程。“義務教育大班額、超大班額”考評列全省前十。高考一本上線112人,高于去年一本90人;二本上線339人,高于去年259人。義務教育質量檢測“一分兩率”較2019年平均提高9.6%。脫貧攻堅成效顯著,全縣3431戶1043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2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。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894.65萬元,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48個。“百企幫百村”持續推進,全縣30家民營企業共投入幫扶資金416.91萬元,實施幫扶項目92個,帶動貧困人口747人。做好扶貧扶志文章,評選“五好”和“四好”貧困戶1157人、脫貧奮進之星102人、勵志脫貧先鋒91人。縣扶貧辦榮獲全國“十三五”易地扶貧搬遷擔當有為集體。社會治理成效斐然,加強城市綜合管理,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力度,深入推進依法治縣,推進“法律進祠堂”,設立“百姓說事點”6個,協調和處理群眾遇見的法律問題,打通了法律服務聯系基層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電信網絡詐騙打擊處置工作全市排名第一。全市“食品安全治理示范縣”創建通過驗收。信訪形勢平穩向好,安全生產態勢總體平穩,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提升,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明顯。
總體上看,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。主要表現為:經濟總量還不夠大,可用財力不足,牽動性強的項目不多,產業聚集水平還不高,特別是缺少能夠引領帶動產業發展的大項目、好項目,項目推進不快、產業鏈條不長、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不強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。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,人才、土地、資金等要素制約以及發展環境有待改善。針對這些困難和問題,我們將采取積極有效措施,努力加以解決。
二、2021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
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: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.2%左右,財政總收入增長7%左右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6%左右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.7%左右,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%左右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.2%左右,實際利用外資增長7%左右,城鎮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%、8.5%左右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.5%以內,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任務。
為實現以上目標,要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:
(一)夯實發展基礎,統籌三大產業協調發展
農業方面:繼續鞏固農業基礎地位,認真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,保持糧食播面和糧食產量穩定,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,促進農業穩定增產、農民持續增收。一是穩定糧食產能,推動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。完成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。嚴守耕地紅線,加快劃定水久基本農田,大力實施農村土地整治,推進耕地數量、質量、生態“三位一體”保護,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,探索建立耕地數量保護與質量提升的長效機制。大力開展糧食高產創建,大力推廣糧食優良品種和綠色增產模式,集成應用測土配方施肥、科學化栽培、機械化種植等技術,配套完善農技服務和技術保障,擴大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片面積,穩步提高糧食單產。二是突出產業重點,構建現代生態農業產業體系。大力發展有機水稻、茶葉、中藥材、竹筍、果蔬五大主導產業。在全縣逐步形成“一鄉一業、一村一品”的產業發展格局。重點抓好寒性作物、食用菌、特種養殖、林下經濟等人無我有、人有我精的特色產業,讓產業做優做精,具有明顯的特色優勢。全面恢復生豬生產,保障市場供應。大力發展生姜、摩芋、西瓜等傳統產業。積極引進、推廣適合山區水產養殖的模式和養殖品種。繼續推進綠色生態養殖,做好水產養殖污染防控,加快休閑漁業和尾水處理項目建設。三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,拓展農業多種功能。圍繞優質稻、茶葉、黃精、竹筍、家禽等5+N特色產業,大力發展“有機+富硒”產業,培育富硒經營主體,建立茶葉、黃精、梨、大米4個千畝富硒產業示范基地,發展1個規模化養殖基地,發展3-5家龍頭企業,帶動發展富硒基地2.5萬畝,開展富硒產業基地及產品認證,創建品牌,開拓市場。加大有機轉化和認證力度,新增有機認證面積3萬畝以上,認證品種5個以上。做好“三品一標”認證工作,擴大“銅鼓有機”“銅鼓富硒”全域品牌影響力,創新中國成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。推進農旅結合,培育發展特色小鎮、特色村莊,實現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。
工業方面:力爭主營業務收入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進入全市前三行列。實施億元以上技改項目10個,營業收入超億元工業企業達到20家、納稅10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家。一是在園區承載能力上再提升。把縣工業園區打造成為項目建設主戰場,扎實推進園區“調區擴區”步伐,加快建設標準化廠房,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園、食品產業園、竹精深加工產業園規劃建設;抓緊完善園區道路、供電網絡、給水管網、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改造建設。建成1個園區托兒所,1個診所、1個綜超,1個職工文體活動中心。培育、引進一批新材料、新技術等“專精特新”項目2-3個。二是在產業發展上再發力。創新政策舉措,打好“產業招商升級戰”,圍繞培育和延伸產業鏈,通過中介招商、專業招商、“三請三回”等方式,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產業關聯度強、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。同時加大企業獎勵力度,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2-3家。三是在營商環境上再優化。堅持以創建“四最”一流營商環境為抓手,積極搭建各類創新創業服務平臺,加大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引進力度,加快建設一批服務能力和影響力較強的載體平臺,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,強化工作調度、政策落實、要素保障,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。
服務業方面:一是揚優壯大旅游產業。以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,持續推進全域旅游縱深發展。積極創建“江西省旅游強縣”,全力支持湯里景區創新中國成立家級旅游度假區,精心打造秋收起義文化公園,推動天柱峰景區、七星嶺滑雪場改造升級和燕鳴溫泉建設,帶動東滸、滸村、坪田等鄉村旅游點聯動發展,做好七重門、八大寨、大溈山高山康養度假等項目招商引資;強化旅游營銷,開通長株潭市場到銅鼓的旅游直通車,精心籌備策劃鼓文化旅游節等特色節慶活動,積極承接山地自行車賽等體育賽事;落實旅游服務業產業扶持政策,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旅游產業,夯實文化旅游業發展基礎,完善吃住行游購娛體系,打造夜游經濟。二是充分挖掘消費潛力。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3.4億元。實施新一輪汽車下鄉、家電以舊換新行動,加快5G基站、充電樁、換電站等新型服務設施建設。大力發展新零售,創新“互聯網+”消費體系。利用“平臺直播”+“網絡紅人”雙CP組合等創新模式,組建電商直播團隊,搭建助農直播平臺,舉辦電商直播文化活動,營造濃厚的地理標志產品電商直播發展氛圍,擴大我縣產品影響,打造產品品牌,增加消費群體人員,帶動消費上升。加快發展夜間經濟,通過夜間美食節、夜間促銷節、夜間賽事、夜間娛樂等活動,豐富夜間消費業態,充分激發夜間經濟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。
(二)開展項目建設大會戰,推進重大項目建設
一是打好“跑項爭資攻堅戰”,深入分析利用好國家產業政策、投資政策、投資導向,搶抓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、贛湘邊區域合作示范區、長株潭城市群建設的重大機遇,深入對接“一帶一路”、長江中游城市群、贛西經濟轉型發展、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、全國生態補償試點縣等發展政策,在規劃、項目、資金、政策上爭取支持,在跑項爭資中爭得主動。積極對接兩大交通項目,爭取武宜深高鐵咸宜吉段列入國家規劃并在銅鼓過境設站,加快推進湖北咸寧至銅鼓高速公路項目落地。二是打好“產業招商升級戰”,依托茶產業園、竹產業園、食品產業園、電子信息產業園、冷鏈物流園五個園區,狠抓招商引資、招大引強不動搖,圍繞生態工業、文旅康養、有機農業等重點產業,瞄準相關行業頭部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集中攻堅,通過中介招商、專業招商、“三請三回”等方式,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產業關聯度強、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,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,20億元以上項目1個以上。三是打好“項目建設持久戰”,建立并嚴格實行“高位化調度、集成化作戰、扁平化協調、一體化辦理”機制,堅持“每周一調度,半月一推進”,推動項目早落地、早開工、早見效,確保項目建設“天天有進展、月月有變化、年底能交賬”;全面落實重大項目優先審批、用地優先供給、資金優先統籌等機制,真心實意、真金白銀為項目建設提供服務保障。力爭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重大項目35個以上,完成投資30億元以上。
(三)統籌城鄉布局,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
一是加快城區品質建設。著力把以城市項目建設為抓手,著力把縣城打造成第一景區,適度擴大縣城總體規劃區域,著力提升城市風貌。重點建設溫泉新區,按期完成溫泉大道、西湖路和石橋河北側沿河路等系列項目建設,引導燕鳴溫泉進行深度綜合開發,推進溫泉鎮打造康養度假特色小鎮。加快老街、原火柴廠和老汽車站等六個棚改安置點及其附屬配套設施建設步伐。完成城北片區、城南片區、長林宿舍及長紅宿舍等老舊小區改造任務,推進城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實施方案,持續完成城區人口新增計劃。推動城南路綠化提升改造和環城北路綠化提升改造工程實施,擬訂定江河兩岸景觀燈改造方案;對定江路、三八路、城北路、二中路進行光源改造;更換銅鼓廣場景觀燈,增加廣場照明亮度;治理西湖公園湖體水質;推動定江河兩岸河堤的綠道建設和城東片區的公園(小游園)建設。二是加強鄉村環境建設。全面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,確保農村房屋安全;不斷推進“廁所革命”,加強鄉鎮生活污水管網建設。完成石橋至上莊、澡頭至大梅、高橋至白石公路改造,啟動棋坪至港口道路黑化及鳳山北大道、棋坪至觀田、大梅至黃柏、黃泥至羅坊、溫泉至義田等6條公路改擴建。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,如期完成中央預算內投資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項目建設;開展村容村貌提檔升級工程建設,圍繞村莊補短板,完成省下達的25戶以下村莊整治建設;推進美麗宜居示范創建工程項目建設,圍繞建設美麗經濟縣,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村莊;開展垃圾分類鄉鎮試點,落實相關配套設施和人員配置,建立較為完善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;進一步落實村莊長效管護,建立“責、權、利”一致的村莊長效管護工作運行機制。
(四)加強生態環境保護,高標準建設生態文明
綠色生態是銅鼓推進高質量發展最大的優勢,要像呵護生命一樣呵護好銅鼓的綠水青山,不斷筑牢生態優勢、提升生態質量,讓銅鼓發展高質量與生態高顏值相得益彰。一是增強環保意識。堅定不移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大力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持續開展生態環保知識和法律法規宣傳進企業、進社區、進學校、進鄉村活動,不斷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生態環保意識,在全社會營造共同保護銅鼓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。二是狠抓污染防治。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,深入推進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等八大戰役和30個專項行動,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,高質量完成棋坪廢棄金礦污染地塊污染治理、縣城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偏低及入河排污口整治、國輝礦業水土流失恢復等中央、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銷號,確保國考、省考斷面水質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保持全省前列,順利通過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終期考核。三是健全生態機制。以創新中國成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和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,加快構建具有銅鼓特色的生態文明體系。全面推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,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,切實發揮“指揮棒”的導向作用。扎實推進生態補償項目建設,立足“十四五”規劃,以生態補償試點縣建設為契機,堅定打通“兩山”轉換通道,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換。
(五)加快發展社會事業,推進民生持續改善
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重點,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,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。一是持續抓好民生保障。全面推進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,大力開發就業崗位,加快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;進一步鞏固和利用好全民參保登記成果。扎實做好城鄉低保、困難家庭醫療救助和殘疾人保障工作,加速推進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;加快全縣養老機構改擴建項目建設,推進三都鎮敬老院新建項目、棋坪鎮敬老院改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;加快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、啟動溫泉新區建設、持續抓好老城區綜合改造提升,加快推進路網、停車場、背街小巷、公廁、小游園、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。二是優先發展教育體育事業。重點建設教體新區,抓好城區教育網點建設項目,完成城中、城西幼兒園2所幼兒園建設,推進第四小學新建項目,新增城區小學學位1620個。推進新建銅鼓中學高中部、銅鼓中專項目。推進銅鼓中學、銅鼓一小、銅鼓二小示范智慧校園建設,推進各中小學校高質量班班通建設,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;推動銅鼓縣級全民健身中心、多功能體育場館建設;借鑒七星嶺滑雪場成功經驗,加大體育產業發展力度;打造專業體育協會品牌,推動群眾體育事業發展;做強體育彩票銷售,促進體育彩票銷售大幅增加;加強后備人才隊伍培養,完善銅鼓體校建設。三是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。繼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,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。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步伐,全力打造我縣智慧醫療平臺。持續加強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培養培訓。借力疫情防控,探索開展中醫防疫、控制疫情能力建設,開展熱敏灸康復等特色中醫康養項目。大力推進中醫院、綜合性醫院中醫科、社會中醫門診為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,提升全縣中醫醫療服務能力。四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。扎實推進食品藥品監管、農業農村、教育、醫療等領域改革,打造一批銅鼓改革樣板。加大違規涉企收費整治力度,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,確保全年為企業減負3.5億元以上。加快“信用銅鼓”體系建設,規范完善失信約束制度,探索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。探索“容缺審批+承諾制”等集成式審批,壓縮審批時限。推進“贛服通4.0”銅鼓分廳上線運行,提升“互聯網+”政務服務水平。五是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。統籌發展與安全,強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、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突出問題,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上,體現銅鼓作為。加快建立健全“民呼我應?、鄉呼縣應、企呼政應”基層治理體系。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,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,推進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,強化食品藥品監管,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,確保社會和諧穩定。
各位代表,完成2021年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,任務艱巨、責任重大。讓我們在縣委、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在縣人大、縣政協的監督與支持下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、市委、縣委的重大決策部署,立足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,奮力邁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步伐,凝心聚力建成多彩多藝新銅鼓!
附件: